刘祝润本赛季出场22次打进4球并贡献2次助攻,却在对阵青岛西海岸的比赛中失去了主力位置。 这位从上海海港租借而来的球员表现越出色,大连英博买断他的可能性反而越低,这成了李国旭教练面临的一个甜蜜的烦恼。
租借刘祝润的本意是希望他能有好的发挥,但现实却充满矛盾。 他踢得越好,上海海港就越不可能放人。 以他本赛季展现的能力,回归海港后至少会比冯劲强很多。 这种局面迫使大连英博教练组开始未雨绸缪。
从对阵云南玉昆开始,刘祝润仅踢了65分钟就被换下。 随后对阵北京国安的比赛,他更是半场就被替换。 这种调整并非偶然,而是教练组有意识地在战术上逐渐弱化他的作用,为可能无法买断做准备。
大连英博的边路突破能力严重依赖刘祝润。 当李国旭尝试在边路不使用他时,球队进攻明显受阻。 事实证明,刘祝润是队内唯一能够稳定完成边路突破的球员。
与刘祝润可能离队形成对比的是,大连英博本赛季的内援引进成果喜忧参半。 廖锦涛、黄子豪、宋岳、曹海清成为了主力,而刘逸、崔麒等球员则难堪大用。 这种一半成功一半失败的引援状况,典型地反映了升班马在适应中超联赛过程中面临的挑战。
大连英博今年总投入接近1.5亿元,投资人对足球的热爱以及对大连足球根深蒂固的情怀,让他下定决心加大投入。 在重返顶级舞台后,俱乐部希望重新证明大连足球的实力。
外援配置直接影响了球队的表现。 与青岛西海岸的比赛中,对方凭借外援戴维森、阿齐兹等解决进攻问题,而大连英博的外援却成了“进攻终结者”。 这种差距在比赛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马莱莱身背三年高薪合同,很难更换。 球队的调整重点主要集中在佩尼亚和拉布亚德两名球员身上。 他们虽有亮点,但总体表现未能完全令人满意。 有分析认为,如果能找到更好的替代者,俱乐部会考虑在冬季转会窗口进行调整。
阿利米的表现低迷直接影响了廖锦涛的发挥,导致中场失控。 再加上佩尼亚、拉布亚德缺乏边路突破能力,使得球队在中场组织上显得混乱不堪。 马莱莱的状态也逐渐下滑,中超各队已经摸清如何限制他,一对一时多数丢球。
李国旭已经察觉到外援问题,因此尝试派出朱鹏宇与马莱莱搭档。 但在一些比赛中,裁判的判罚也对球员心态产生了影响,比如对阵青岛西海岸时漏判两次点球。
大连英博本赛季最令球迷不满的两场比赛,分别是0-4输给河南队和0-2不敌海港。 这两场溃败暴露了球队与外援水准的差距。 当对手派出实力强劲的三叉戟时,马莱莱的表现相形见绌。
球队本赛季有两名年轻球员崭露头角:朱鹏宇和毛伟杰。 朱鹏宇在对阵长春亚泰的比赛中推射破门,斩获中超处子球。 而毛伟杰整个赛季表现挣扎,从右前卫到连续以后腰替补出场,个人定位不够清晰。
杨铭锐是另一位被寄予厚望的年轻球员,他已展现出较高天赋,主要缺乏的是比赛阅读能力和经验。 教练组甚至考虑将毛伟杰改成左前卫,和杨铭锐形成竞争关系。
对于李国旭来说,年轻球员的使用需要平衡。 尤其是中后场的新星太少,容错率低,他不敢贸然使用。 一旦失误,球员的压力太大,容易适得其反。 这也是为什么在早早保级后,球队仍未大规模启用新人的原因之一。
剩余4场比赛,大连英博的目标是拿到4分。 这一目标考虑到了对手情况和球队实际状况。 对阵武汉三镇和梅州客家的比赛尤为关键,这两支都是保级球队,求胜欲望更加强烈。
主场对阵武汉三镇和梅州客家,大连英博需要力争一胜一平。 而客场对阵上海申花和上海海港,球队认识到实力差距客观存在,关键是避免溃败,不能出现类似0-4输给河南队的情况。
输给青岛西海岸后,大连英博基本无缘前八。 云南玉昆在积分榜上紧追不舍,剩余的比赛中,李国旭需要做出艰难抉择:是继续让现有外援首发力争更好排名,还是将更多机会留给年轻球员。
有分析认为,考虑到拉布亚德、佩尼亚和马马杜等外援明年能否留队还是未知数,再给他们过多机会意义不大。 不如将时间分配给杨铭锐、毛伟杰等年轻球员,为明年做准备。
大连英博作为升班马,不得不接受“帮别人练级”的现实。 但租借刘祝润被证明是值得的,他为球队保级立下了功劳。 现在,球队需要为可能没有刘祝润的未来做准备。
李国旭的战术调整不仅体现在人员轮换上,还反映在阵型变化上。 他尝试将毛伟杰改造为后腰,让朱鹏宇更适合在中路活动。 这些调整都是为了解决刘祝润可能离队带来的影响。
俱乐部在青训上投入了大量资源,05后球员注册人数增长了好几倍。 完善的青训体系是球队未来崛起的隐藏基础。 像长春亚泰等老牌球队因为不重视U23球员培养,陷入了人才断层的困境,大连英博显然想避免重蹈覆辙。
门将位置的变化体现了李国旭的用人智慧。 新人黄子豪被推上重要位置,替代了老将隋维杰。 在三场连胜且零封对手的比赛中,黄子豪高空球摘取成功率达到92%,7次扑救全部成功。
廖锦涛的转变也是球队本赛季的一个亮点。 从过去主要负责防守的“工兵”,变成了可以自由带球推进的“发动机”。 在新角色下,他的跑动距离、带球突进和传球成功率都有明显提高。
对于中超升班马来说,第二个赛季往往更加艰难,“二年级魔咒”名副其实。 大连英博需要稳住心态,巩固防守,并提升客场比赛的拿分能力。 本赛季主场失利暴露的问题,到了客场更是雪上加霜。
球队左后卫、中后卫以及替补席上,都需要补充具备即战力的球员。 这是冬季转会窗口的重点工作之一。 有分析推荐了曾在天津权健效力的韩国中卫权敬源,他经验丰富,对中国足球比较了解。
大连英博的年度预算约1.5亿元,但俱乐部仍存在数千万元的资金缺口。 在赛季末段,俱乐部更需要将资源优先用于确保工资发放和后勤保障等稳定运营方面,为赛季末的冬季转会窗蓄力。
夏季转会窗口,大连英博只能更换一名外援,这给球队调整带来了限制。 当时俱乐部面临拉布亚德和卡兰加二选一的难题。 有观点认为拉布亚德能在中场组织进攻,是球队定位球第一主罚手,应该留下;而卡兰加虽然抢点能力强,但速度大不如前,需要边路频繁喂球。
从赛季初的“保十争八”目标来看,大连英博已超额完成任务。 但球队认识到,若外援水平依然停留在现有水准,想要明年再次提前保级将十分艰难。 这也是为什么冬季转会窗口对外援的调整如此关键。
李国旭在赛季初就表示:“我们不会一味防守反击。 ”这种不甘于单一战术模式的思路,也体现在球队阵容构建上。 保级成功后的大连英博,正在为未来做更长远的打算。
刘祝润的位置变化只是大连英博整体战略调整的一个缩影。 从外援评估到本土新星培养,从战术调整到阵容轮换,这支升班马在首个中超赛季的尾声,已经开始了下赛季的准备工作。
#秋季图文激励计划#
杠杆炒股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